马骏

马骏 中山大学...

所属机构

中山大学

个人简历

2007年10日-2007年11月 新加坡南洋理大学学术访问
2008年-2010年 中山大学副校长,政务学院教授、博导
2008年1月-2008年6月 香港城市大学学术访问
2009年7月-2009年8月 新加坡南洋理大学学术访问
2010年7月-2010年8月 新加坡南洋理大学学术访问
2012年7月-2012年8月 新加坡南洋理大学学术访问
2013年7月-2013年8月 新加坡南洋理大学学术访问
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

研究领域

国家建设、公共管理、公共预算、财政史、行政史

教育背景

1990年 武汉大学政治学系学士
1995年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研究所硕士
2002年 美国内布纳斯加大学(奥马哈)公共行政学院博士

学术兼职

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
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
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
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院客座教授
国家行政学院客座教授
《公共行政评论》(中文期刊)主编
《公共行政与发展》(Public Administration & Development,英国)编委
《公共预算与财政》(Public Budgeting & Finance,美国)编委
《澳大利亚公共行政杂志》(Australia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)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
《国际公共行政评论》(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, 韩国)编委
《法国公共财政》(法国)顾问委员会委员
《中国行政管理》编委
《中山大学学报》编委
《公共事务评论》(台湾)编委
《行政论坛》编委
《中国治理》编委

社会荣誉

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
荣获“2006年度中山大学文科优秀中青年学者”(桐山奖)
新世纪人才奖
首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
第二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
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(2008)
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(2009)
中山大学“芙兰奖"(2010)
国家社科文库成果(2011)
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(2014)

研究成果

论文:
[1] “公共管理:新的研究方向”(马骏、郭巍青),《武汉大学学报》2002年第1期。
[2] “交易费用政治学:现状与前景”,《经济研究》2003年第1期。
[3] “公共预算经则:挑战与重构”,《经济学家》2003年第3期。
[4] “公共预算理论:现状与未来” (马骏、叶娟丽),《武汉大学学报》2003年第3期。
[5] “收入生产、交易费用与宪政体制”,《开放时代》2003年第4期。
[6] “公共行政中的街头官僚理论” (叶娟丽、马骏),《武汉大学学报》2003年第5期。
[7] “包税制的兴起与衰落:交易费用与征税合同的选择”,《经济研究》2003年第6期。
[8] “官僚组织、交易费用和区别性组合:新的思路”,《中山大学学报〉2004年第2期。
[9] “零基预算:理论和实践” (马骏、叶娟丽),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》2004年第2期。
[10] “新绩效预算”,《中央财经大学学报》2004年第8期。
[11] “中国省级预算中的非正式制度:一个交易费用理论框架”(马骏、侯一麟)《经济研究》2004年第10期。
[12] “中国的零基预算改革:来自某财力紧张省份的调研”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2005年第1期。
[13] “公共预算研究:中国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”(马骏、於莉),《政治学研究》2005年第2期。
[14] “中国预算改革的目标选择”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》2005年第3期。
[15] “尼斯堪南模型:理论争论与经验证据”,《武汉大学学报》2005年第5期。
[16] “中国省级预算中的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” (马骏、侯一麟),《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》2005年第5期。
[17] “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目标选择: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”,《中央财经大学学报》2005年第10期。
[18] “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研究:逆向软预算约束的视角”,《学术研究》2005年第11期。
[19] “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:面对问题的勇气”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2006年第2期。
[20] “公民参与预算:美国的经验及其借鉴”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》2006年第2期。
[21] “新西兰公共预算改革” (牛美丽、马骏),《武汉大学学报》2006年第6期。
[22] “中国政府投资决策体制研究:一个案例研究”(马骏、周燕),马骏、侯一麟主编《公共管理研究》第4卷,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。
[23] “中国核心预算机构研究:关于中部某省会城市的案例研究”(马骏、於莉)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》2007年第3期。
[24] “中国预算改革政治学:成就与困惑”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2007年第3期。
[25] “中国公共行政学的‘身份危机’”,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》2007年第4期。
[26] “经济社会变迁与国家治理转型:美国进步时代改革”,马骏、侯一麟主编《公共管理研究》第5卷,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。
[27] “走向预算国家:财政转型与国家建设”(王绍光、马骏),《公共行政评论》2008年第1期。
[28] “西方公共行政学中的争论:行政科学还是政治哲学?”(马骏、颜昌武)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2009年第2期。
[29] “政治问责研究:最新的进展”,《公共行政评论》2009年第4期。
[30] “改革以来中国的国家重建:双向运动的视角”。载苏力、陈春声主编《中国人文社科三十年》。三联出版社2009年。
[31] “整合政策与预算:我国公共治理面临的一个挑战”(马骏、岳经纶)。《中国公共政策评论》2009年第3卷。
[32] “经济、社会变迁与国家重建:改革以来的中国”。《公共行政评论》2010年第1期。
[33] “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”。《中国社会科学》2010年第5期。
[34] “走向税收国家:中国财政国家转型研究”。《吉林大学学报》2011年第1期。
[35] “税收、租金与治理:理论与检验”(马骏、温明月)。《社会学研究》2012年第2期。
[36] “中国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研究”(林慕华、马骏)。《中国社会科学》2012年第6期。
[37] “中国公共行政学:回顾与展望”。《中国行政管理》2012年第4期。
[38] “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”。《公共行政评论》2012年第1期。
[39] “中国预算改革:未来的挑战”(马骏、林慕华)。”《中国行政管理》2012年第6期。
[40] “中国城市人大‘钱袋子’的权力"(马骏、林慕华)。《政治学研究〉2012年第4期。
[41] “治理、政策与美好生活:不丹经验”,《公共行政评论》2013年第1期。
[42] “财政可持续: 中国公共预算面临的最大挑战”。《国家行政学院学报》2013年第5期。
[43] “从财政危机到财政可持续:智利是如何做到的?”。《公共行政评论》2014年第1期。
[44] “盐津群众参与预算: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层探索”。《公共行政评论》2014年第6期。
[45] “公共行政学的想象力”。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》2015年第1期(创刊号)。
著作:
[1] 《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》[1] (马骏、叶娟丽)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。
[2] 《中国公共预算改革:理性化与民主化》(马骏),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。
[3] 《国家治理与公共预算》(马骏、侯一麟、林尚立主编),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。
[4] 《呼吁公共预算:来自政治学、公共行政学的声音》(马骏、王浦劬等主编),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。
[5] 《公共预算读本》(马骏、牛美丽、岳经纶、林慕华),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。2008年由中国发展基金会赠送4000全国人大代表。
[6] 《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》(马骏、张成福、何艳玲主编),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。
[7] 《公共行政百年争论》(编辑)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。
[8] 《为人民看好“钱袋子”》(主编),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。2010年1月人代会期间发给黑龙江所有省级人大代表 。
[9]《美国进步时代政府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》(主编)。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。
[10] 《治国与理财:公共预算与国家建设》(马骏)。北京:三联出版社2011年。
[11] 《公共预算:比较研究》(马骏、赵早早)。北京: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。
英文论文:
[1] Applying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to public budgeting and finance (John Bartle & Jun Ma). In John Bartle. Eds. Evolving Theories of Public Budgeting (New York: JAI Press, 2001).
[2] New Public Management in the Early Modern Period. Administrative Theory and Praxis Vol. 25, No. 4, 2003.
[3] Managing financial transactions efficiently: A transaction cost model of public financial management (John Bartle & Jun Ma). In Aman Khan & W. Bartley Hildreth. Eds. Financial
Management Theory in the Public Sector (Praeger Publishers, 2004).
[4] Annual Budgeting And Long-Range Planning: Is There A Fit? (Yilin Hou & Jun Ma). In Howard A. Frank. Eds. Handbook of Public Financial Management (Taylor & Francis, 2006).
[5] Modernizing public budge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China (Jun Ma & Meili Niu). In Howard A. Frank. Eds. Handbook of Public Financial Management (Taylor & Francis, 2006).
[6] Zero-based budgeting in China. Journal of Public Budgeting, Accounting &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. 18, No. 4. 2006.
[7] Performance-based budgeting in China(Niu, Meili, Alfred, Ho & Jun Ma ) In Raza Ahmad. Eds. The Rol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. Asia Bank. December 2006.
[8] Toward a clean government: Does budget reform provide a hope? Crime, Law & Social Change Vol. 49: 318-349. 2008.
[9] If you cannot budget, How can you govern? - A study of state capacity of 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 & Development Vol. 29: 3-15, 2009.
[10] The dilemma of developing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without election. Australia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. 68: 62-72, 2009.
[11] Remaking the Chinese administrative state since 1978: The double movements perspective(Jun Ma & Zhibin Zhang). Korean Journal of Policy Studies Vol. 23, No. 2: 225-252, 2009.
[12] Budgeting for accountability: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dget reforms of USA progressive era and contemporary China (Jun Ma & Yilin Hou).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Dec., 2009.
[13] How are they paid? A study of the pay in Chinese public sector (Hon S. Chan & Jun Ma).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 Vol. 77, No.1, 2011.
[14] Finance Local Public Infrastructure: Guangdong Province (John, Mikesell, Jun Ma, Alfred Ho and Meili Niu). In Joyce Man and Yun Huang Hong. Eds. China's Local Public Finance in Transition. Cambridge MA: 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 (2011).
[15] Why money cannot be spent as budgeted? (Ma Jun & Li Yu). Journal of Public Budgeting, Accounting &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. 24, No. 1(2012): 83-113.
[16] Policymaking in China: A Review of Chinese Scholarship (Ma Jun & Muhua Lin). China Review Vol. 12, No. 1(2012): 95-122.
[17] Understanding Chinese budget reform: Perspective of quantum budget (Jun Ma & Meili Niu). Public Organization Review(forthcoming).
[18] Public the Citizens at the Centre: Making Government More Responsive (Andrew Podger, John Wanna, Hon Chan, Jun Ma and Tsai-Tsu Su). Australia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. 71, No. 2(2012): 101-110.
[19] The Rise of Social Accountability in China. Australia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. 71, No. 2 (2012): 232-242.
[20] Three Roads to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.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. 32, No. 2 (2012): 5-24.
[21] Accountability without Election. In Mark Lenoard Eds. China 3.0.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, 2012.
[22] The Budgetary Supervision of Local People's Congress in China (Muhua Lin and Jun Ma).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. XXXIV, No.1 (2013): 78-103.
[23] Recalibrating a Dynamic Balance (Andrew Podger, Jun Ma, Hon Chan, John Wanna and Tsai-Tsu Su). Australia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. 72, No.3: 189-200, 2013.
[24] Debt Risks in Local China. Australia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. 72, No.3: 278-292, 2013.
[25] Controllable Contestation under Bureaucratic Negotiation: The Power of the Purse of Local People’s Congresses in China. China Quarterly (forthcoming).


来源:中国智库网